欢迎访问 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

河南科技大学主页|河南省司法厅主页

首页 > 研究成果 > 学术著作

肝脏电导率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可行性研究

发布时间:2025/8/22 | 点击29次

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3年第38卷第5期 chin JForensic Med,2023,Vol.38,No.5


肝脏电导率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可行性研究

郑哲徐倩南翟仙敦秦豪杰莫耀南

(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,河南 洛阳 471023)


摘要:目的 研究不同死亡时间(PMI)大鼠肝脏浸渍液电导率(EC)及其相关化学小分子的含量与晚期PMI的关系,从而探讨应用组织EC推断PMI的可能性以及EC的内在变化机制。方法 选用48只成年健康无病原体SD大鼠,在同一时间处死后保存于25℃左右的恒温环境中,分别于死后7d内提取大鼠肝组织并制成匀浆浸渍液,测定浸渍液EC及其常见小分子(电解质、微量元素、无机氮)的含量,并分析肝组织EC、导电小分子以及PMI三者之间的关系。结果 大鼠死后7d内,随着PMI的延长,肝脏的EC明显增加,钙离子、镁离子、无机磷、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也随着PMI的增加而明显增加(R²=0.93~0.99)。钙离子和尿酸的含量随着PMI的延长而上下波动,其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死亡1d后,没有检测到钠离子和氯离子。此外,钙离子、镁离子、无机磷、尿素氮和肌酐与EC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,R²=0.87~0.98。结论 利用EC和多种肝脏化学小分子的含量变化来推断晚期PMI有潜在的应用价值。而且,这些化学小分子含量的变化也可能有助于理解死后肝脏分解过程中EC增加的微观机制。

关键词:死亡时间;电导率;化学小分子;肝脏

中图分类号:D919.1     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1-5728(2023)05-0537-04

Doi:10.13618/j.issn.1001-5728.2023.05.010



     点击此处查看原文